如何快速恢复被打断的思考
此篇由下边的对话引出。
三疯:最近工作中有什么困扰吗?
万人迷:有一件。最近同时进行的工作种类有点多,而且杂。经常在苦思冥想一个开发问题或者热火朝天写代码的时候,突然来了另一件事情,新来的事情还得马上处理。这种被随时打断的感觉挺痛苦的,还不得不在内心抗拒的情况下转而处理插入的紧急事情。
三疯:嗯……我有个做法你可以借鉴下。
深度思考时被打断确实挺痛苦
程序员在思考一个问题的时候,会持续深入的想很多东西。我的文笔暂时还无法很好的描绘,就偷个懒直接引用以前池建强池老师一篇文章里关于这个事情的描述:
创作型工作需要整段的时间进行思考,比如程序员和作家,我们通常需要在内心建立起一个庞大而抽象的系统,不仅如此,在创作过程中,还需要不断的与自己的心理作斗争。编写程序和写作的过程类似,你必须小心翼翼构建自己思绪王国,你拿着昂贵而易碎的水晶四处比划,放这挪那,前思后想,战战兢兢。这时候如果有个产品经理端着一杯茶拍了一下你的肩膀说,哥,需求做的咋样了?这时候你是不是就在杀产品经理和忍住不杀产品经理之间徘徊了呀?都是被逼的!
为了让大家更好理解,池老师还放了一张图:
这张图的最后,非程序员同学可能没看明白,我解释下。就是前边分析一段代码的时候,相关的算法及实现细节的思考规模是很庞大的。正“庞大”的时候,那个与程序员相爱相杀的产品经理打断了程序员,然后程序员打了个冷颤,“刚分析到哪了?刚分析到哪了?我特么刚分析到哪了?”,就这样一切归零,只能从开始画面里那段代码重新开始分析了。
因为这个“庞大”的思考成果被人打断后就很难回想起来了,而且重新思考的话相当于之前的时间也都浪费了,所以让人很痛苦。更痛苦的是有些之前思考过程中产生的灵感再也不会出现了。
我是这么快速恢复被打断的思考的
大家应该有发现,每当有人在我正聚精会神工作的时候来找(打断)我,我通常不会立即回应这个打断,而是延迟个 5 ~ 30 秒才响应他们。
这个延迟的小段时间里,我在做一件对于我的工作习惯来说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就是顶住打断压力、坚决不立即响应的同时,快速回忆刚才聚精会神思考中的进展,提炼关键词或短句并记录下来。
这样后边响应完别人之后,我就可以根据这些记录的关键词句快速的回忆起之前想的大部分内容。如果关键词句提炼的好,甚至可以回忆起全部思考内容。这样就恢复到之前的思考进度继续往下进行了。
方法里的一些细节
提炼关键词句最重要的是词句的精准性。关键词句数量不能太多,如果太多,会加长响应打断的时间,这样别人就等不及了,尴尬指数骤升。也不能太少,太少帮助回忆的作用就降低很多。这个平衡点因人而异,慢慢找到适合自己的。
记录关键词句的方式,主要是自己能方便找到即可。我一般是日历、Teambition 的任务标题或者子任务里、锤子便签、纸质笔记本等,依据当时思考的问题的发起点或者记录方式的方便性而定。
给程序员一个更好理解的版本
这里做个宽松类比,大家懂意思就好:
- 我们的大脑 -> 操作系统
- 正在深入思考的问题 -> 正在运行的进程
- 深入思考 -> 进程占用大量 CPU 和内存
- 问题的思考进度 -> 进程运算的当前上下文
- 别人的打断 -> 进程中断,计算资源被抢占
当进程被操作系统中断挂起时,操作系统的调度系统会保存被中断进程的当前上下文,后续就通过重新加载保存的上下文,很容易就恢复到之前的计算进度。
可以看出我们的大脑在深度思考(浅思考被打断的损失非常小就不考虑了)中被打断后,很难被恢复,就是没有保存被打断时刻的正思考问题的上下文。现在我们训练自己在每次被打断时将这个保存过程补上,就可以很大程度解决这个问题。
这个方法可能带来的不适及改善
对于经常跟我打交道的同事来说,会慢慢习惯,最终体谅我,这个非常感谢理解。但对于只是偶尔跟我打交道的同事来说,会让人家感受不大好,人家会觉得我端着、无礼之类的,这个在此表示抱歉。
之前就有个其他部门的新同事就明确表示了不爽。这位同事第一次找我说事的时候,我按照惯例先将自己正在处理的事情保存下进度相关的关键词。这样响应延迟的时间里我是背对着这位同事的。我是按自己的习惯来的,所以没有注意。
过了几天这位同事第二次找我,我还是先走这个保存当前工作进度关键词的程序,简单应答“恩哼,恩哼”中人家就不爽了,略带生气的口吻说“三疯,你能不能面对着我说话呀?”。打那之后,在我的思考程序里就增加了对接待这位同事打断的特例,她一来,我马上就中断工作,积极响应。响应完之后含着泪回忆之前的思考进度,或者直接重新来过……
以后这个套方法里,我要逐渐将保存思考上下文时对别人的简单应答“恩哼,恩哼”改为直接说“请稍等,我要记下刚才思考的进度”。以后闲的蛋疼了,再搞个热传感器和声音模块,有人近身并喊我的名字时自动分析多大概率是要打断我,概率大就在我的背后自动蹦出一个字条“这个人正在保存思考进度,5 ~ 30秒后再接客,不,为您服务,么么哒”。